退思补过
[tuì sī bǔ guò]
点击听退思补过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连动
基本
指事后反省过错,弥补自己的过失。
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
补:补充;增补;填补。
过:过失,错误。
例  句
在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他选择了退思补过,仔细分析原因,以期在下次能够做得更好。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晋国有一个将军名叫荀林父。有一次,他带兵攻打楚国吃了败仗,晋景公要处死他。有个大臣觉得这样做不太合适,就对景公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意思是:林父对待你景公,是每次一进朝廷就思考他是否竭尽了忠心,退朝回家,也要思考他对国君是否需要补正过错。像他这么忠心的人是保卫国家的栋梁,你为什么要杀他呢?)晋景公听了这个大臣的这番话后也就不杀荀林父了。
出  处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一二年》
引  证
1.
故必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庶几无愧于夙夜在公之义。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五
2.
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