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日薄
[xī shān rì bó]
点击听西山日薄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主谓
基本
太阳快要落山。
比喻
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
西: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
山: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日:太阳。
薄:逼近。
例  句
1. 每当日薄西山,远山寂静鸟儿不鸣,便销声匿迹,当旭日东升一片升腾就,一切周而复始。
2. 有些传统产业真是到了日薄西山的景况,很难维持下去。
3. 我年事已高,日薄西山,活一天算一天罢了!
成语故事
扬雄,一代文豪,学识渊博,才情横溢。最初,他深受司马相如作品的影响,其创作的赋诗亦多承司马相如之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于屈原的独特文采产生了更为深厚的共鸣。屈原,生于乱世之中,才华横溢却屡遭冷落,终在无尽的失望与绝望中选择了投江自尽。扬雄对此深感痛惜,他虽淡泊名利,但更坚信人的命运虽有天定,却也不应轻易放弃抗争。在阅读《离骚》时,他被屈原的忠诚与怀才不遇的悲情深深打动,但并不赞同屈原选择放弃生命的行为。在扬雄的创作中,他常常引用《离骚》中的词句,以细腻的笔触表达屈原内心的无奈与生命的短暂,以及他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他巧妙地运用太阳西沉的景象,将其与屈原的生命相映照,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衰亡的不可避免。这一深刻的比喻,后来逐渐演变为我们所熟知的成语“日薄西山”,也被称为“西山日薄”等,用以形容人或事物即将耗尽生命力,步入衰亡的境地。扬雄以他的才情与智慧,将屈原的悲情与生命的哲理相结合,为我们留下了这一富有深意的成语。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日薄崦嵫
西山日迫
风中残烛
人命危浅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却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宋·洪咨夔·《贺新郎》词
引  证
西山日薄,不能再事校雠。 清·汪辉祖·《病榻梦痕录·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