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女英雄传》的故事里,有这么一段情节:十三妹的父亲,一位正直不阿的官员,因拒绝了他上司那趋炎附势之子的求婚,遭遇了不幸。这位上司,原本就因被回绝而心生羞愤,却并未选择反思或宽容,反而利用职权,采取了极端手段——诬告十三妹的父亲,导致他无辜入狱并最终丧命。这里的“老羞成怒”,指的就是当一个人因自己的过失或尴尬处境被揭露,感到极度羞耻时,非但没有勇气面对并改正,反而被羞愤冲昏头脑,转而愤怒地迁怒于他人。“老羞成怒”这个词,虽然原字面上有“老”字,但实际上并非专指年纪大的人,而是泛指任何人因羞愧过度而引发的愤怒情绪。它与“恼怒成怒”意思相近,都是描述情绪从羞愧迅速转变为愤怒的状态。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
恼羞成怒”,更加直白地表达了这种情绪转变的过程。比如,在《三侠五义》中就有这样一幕:一个小人物因被当众指责或羞辱,非但没有冷静反思,反而因羞愤交加,
恼羞成怒,甚至跑到县衙告状,企图通过报复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羞耻。总之,“
恼羞成怒”这句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性中在面对尴尬或失败时,可能产生的那种既羞愧又愤怒的复杂心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