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三寸不烂之舌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基本释义
褒义
偏正
基本
指
能言善辩
的口才。也说三寸舌。
三寸:指舌。
不:表示否定的意义。
烂:因过熟而变得松软。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在形容词、名词或数量词后。
舌:舌头。
例 句
他以
三寸不烂之舌
说服了最顽固的对手,达成了合作协议。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的得力谋士张良,精通兵法,很有谋略,
能言善辩
。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刘邦称帝之后,想封张良为“留侯”,张良想出家当道士说:“我凭着自己的三寸舌,报了秦国灭韩国之仇,我心满意足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能言善辩
辨如悬河
辩才无碍
反义词
笨嘴拙舌
笨口拙舌
同义异形
词组
三寸之舌
出 处
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引 证
1.
大人放心,小官凭三寸不烂之舌,说董卓入朝,必无他阻。
元·无名氏·《连环计》四折
2.
他准备拿出浑身的本事,凭他三寸不烂之舌要挽回这个不妙的局势。
现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三部(二十三)
3.
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 伍员 ,不怕他不来。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
4.
主公勿忧。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可乎?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5.
前日掉汝三寸不烂之舌,误人婚姻,陷人性命,罪当剪死。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
6.
能言善辩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能令客人不得进门。
清·李汝珍·《镜花缘》·九九回
7.
他知道东阳是啬刻鬼,可是他也相信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即使东阳真是鬼,他相信,他也会把鬼说活了心的。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七七
8.
他虽不能运筹帷幄,南征北伐,建立奇功,可他凭两膀擒牛之力,三寸不烂之舌,一笔好字,赢得了乡邻的器重。
当代·楚良·《新演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