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衣缩食
[shài yī suō shí]
点击听杀衣缩食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联合
基本
节衣缩食,形容节约。
杀:减少。
衣: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
缩:消减。
食:吃的东西。
例  句
1. 为了供孩子上大学,这对夫妇不得不杀衣缩食,省吃俭用,以确保家庭的经济稳定。
2.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她决定杀衣缩食,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3. 老人深知生活的艰辛,因此他总是杀衣缩食,将节省下来的钱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的白圭是著名的商人和经济专家,因为擅长经商而名满天下。他最主要的致富理论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强调经商必须掌握行情和时机。当某种商品因生产过剩而导致低价抛售时,他便大量收购;等到市场缺货,导致高价索求时,他再卖出。除了能看准时机,逢低买入,逢高卖出,很会经商之外,也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在《史记》中记载著,白圭对于饮食不讲究奢华,十分克制自己的欲望,对于衣服也非常俭朴,总是和奴仆同甘共苦。白圭认为经商不只是追逐财利,还强调商人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学养,像伊尹、姜子牙一样有谋略,像孙武、吴起用兵那样果断,像商鞅执法般严谨。如果不能具备智、勇、仁、强等素质,成为一个通时变、善决断、能取予、有所守的人,在经商一途上难有伟大的成就。后来“节衣缩食”这句成语就从《史记》原文中的“薄饮食,节衣服”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生活非常节俭。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铺张浪费
挥金如土
穷奢极欲
同义异形
出  处
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丧。有告急者,辄视其有无给之。
明·宋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