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自寇
[shān mù zì kòu]
点击听山木自寇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主谓
基本
山上的树木因成材而遭到砍伐。
比喻
比喻人有才能而招致祸患。
山木:山中的树木。
自:用。
寇:砍伐。
用法提示
含警示意。
例  句
1. 他因才华出众而遭到嫉妒,最终被迫离开,这真是“山木自寇,才高招忌”啊。
2. 他本不想引起太多注意,但无奈才华太过出众,最终成为了“山木自寇”的典型例子。
成语故事
“山木自寇”是指树木长成可用之材后,被拿去做成斧柄,之后再遭到自己木材做成的斧柄砍伐。“寇”,有劫取、掠取之义,在此处是砍伐的意思。山上的树木,有的做成了斧柄,最后又来砍伐树木。油膏可以作为燃料照明四方,却因点燃火烛而受煎熬。桂树的树皮因为可供药用,所以被人砍伐。漆树也因为有用处,所以被人割取。庄子所要表达的是,大家都只知道有用事物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事物的作用,在于得以保全。后来“山木自寇”被用来比喻人因拥有才能而招致祸患。在唐・张九龄的〈杂诗〉五首之五中:“木直几自寇,石坚亦他攻。何言为用薄?而与火膏同。”用的就是《庄子・人间世》的故事,加以改变词形而成。意思是说:树木与石头都因为有用处,而被人砍伐或利用。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直木先伐
膏火自煎
出  处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战国·庄子·《庄子·人世间》
引  证
1.
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山木自寇。 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五二·取祸》
2.
闻其(指谭丽生)为人广交游,精翰墨,一生心血消耗此中。山木自寇,膏火自煎,杀君马者道旁儿,良可叹息。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一五
3.
山木自寇,象齿焚身,恫哉李督,死不分明。 近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一二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