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之以法
[shéng zhī yǐ fǎ]
点击听绳之以法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用法律来约束,用刑法来制裁。
绳:惩处,制裁。
之:代词,代“他”或“它”。
以:用,拿。
法:法律,法令。
例  句
1. 警察最终将那名多次行窃的惯犯绳之以法,为市民们消除了一个安全隐患。
2. 经过长达数月的调查取证,警方终于将涉嫌贪污腐败的官员绳之以法,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3. 这个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最终被纪检部门调查清楚,被绳之以法,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明正典刑
反义词
出  处
其治米盐,事大小皆关其手,自部署县名曹实物,官吏令丞不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
西汉·司马迁等·《史记·减宣传》·一二二
引  证
1.
若不修其风俗而纵之淫辟,乃随之以刑,绳之以法,虽残贼天下,弗能禁也。 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2.
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冯衍传》
3.
一切皆绳之以法,作伪证岂不自讨苦吃。 现代·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4.
时建康令沈徽孚恃势陵瑀,瑀以法绳之,众惮其强。 唐·姚察、姚思廉等·《梁书·沈瑀传》·五三
5.
民间受弊,不可胜言,为监司、州县者,欲一切绳之以法,则财计顿阙,州县不可复为,虽有良吏,亦无以免。 宋·朱熹·《延和奏札四》
6.
中国法律的效用,既是如此这般,而今甚嚣尘上之“监守自盗”的案件,能不能绳之以法,以示公允,我们也就可想而知了。 现代·庐隐·《监守自盗》
7.
高宗素爱叔陵,不绳之以法,但责让而已。 唐·姚思廉等·《陈书·始兴王叔陵传》
8.
奸吏蠹役,狼狈为奸,绳之以法,有犯无赦。 清·俞樾·《山东候补道洪君七十寿序》
9.
对于伤天害理的罪犯,则只宜绳之以法,不管他们念什么经,他们都成不了佛。 现代·邵燕祥·《曾参和罪犯》
10.
把一大沓由许多人签名的请愿书,递交给检察官、法官,要求对凶手绳之以法。 现代·吴琦幸·《海外孽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