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鲁国曲阜一隅的庭院内,孔子孤身坐于厅堂之中,眉头紧锁,愁云满面。弟子子贡小心翼翼地为他放下茶杯,却未能引起孔子的注意。子贡见状,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出来后,他对另一位弟子颜回低语:“老师今日愁眉不展,不知为何?”颜回听后淡淡一笑,道:“或许我能为老师解忧。”说罢,颜回取来瑶琴,于院中弹奏并歌唱,音符如流水般流淌,歌声如梦似幻。不久,孔子闻声召唤颜回入内。他好奇地问道:“你为何能独自寻乐?”颜回反问:“老师,那您又为何独自一人沉浸在忧愁之中呢?”孔子沉思片刻,示意颜回先讲。颜回于是娓娓道来:“老师您常言,
乐天知命则无忧。我跟随您学习多年,对天命有了些许的领悟,因此弹琴放歌,直抒心意,倍感愉悦。”成语“
乐天知命”便源于此,也称“知命乐天”“
乐天安命”等,指顺应天道的安排,懂得生命的限度,就能无忧无虑,也指乐于接受上天的安排,安于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