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亡逐北
[zhuī wáng zhú běi]
点击听追亡逐北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追击败走的敌军。
追:追逐;追赶。
亡:逃亡。
逐:追赶;追逐。
北:败北。
例  句
1. 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势如破竹,追亡逐北,连破赵、魏、韩等国,最终一统天下。
2. 我军将士英勇善战,追亡逐北,一路直捣敌军老巢,斩获敌军将领数名,俘虏敌军士兵万余。
成语故事
春秋时秦国的秦孝公,大胆采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这使其它诸侯十分恐惧。于是他们被迫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敌秦国。当时,他们的军队十倍于秦国,力量不小,声势很大,给秦国的扩张颇有威胁。但这些侯国由于地理位置、实力大有不同,抗秦的态度因而也不一致。一旦攻秦,有的坚决,有的观望,结果失利了,合从的策略瓦解了,有的诸侯国争着贿赂、投靠了强秦。这样一来,秦国完全可以放手各个击破。秦军趁势出击,追逐败兵,杀死了百万各国凑合的兵将,占有了很多土地,直至统一了天下。
近反义词
出  处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西汉·贾谊·《过秦论》
引  证
1.
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
2.
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3.
马兵第当用以哨探及追亡逐北之用,不必甚多,三万足矣。 明·毕自严·《答李河岑》
4.
又好像楚霸王……追奔逐北的时候,他并不说什么;等到摆出诗人面孔,饮酒唱歌,那已经是兵败势穷,死日临头了。 现代·鲁迅·《华盖集·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