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民如伤
[shì mín rú shāng]
点击听视民如伤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动宾
基本
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
古义
旧时形容在位者关怀人民。
视:看。
民:人民。
如:像,同。
伤:身体或其他物体所受的损害。
用法提示
多用于管理者。
例  句
1. 作为一位领导者,他始终视民如伤,关心人民的疾苦,致力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2. 这位官员深受人民爱戴,因为他总是视民如伤,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成语故事
《左传·哀公元年》中记载:“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国家兴衰与统治者对百姓态度的关联。国家若想繁荣昌盛,必须像对待有伤病的人一样,珍惜和爱护百姓,这是国家兴盛的福祉所在。相反,若统治者将百姓视为无足轻重的尘土草芥,则必将导致国家的衰败和祸患。这一成语“视民如伤”因此流传至今,成为形容统治者极度爱惜百姓的佳话,也可称为“视人如伤”。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爱民如子
视民如子
仁民爱物
视人如伤
视下如伤
反义词
草菅人命
视如草芥
同义异形
词组
视人如伤
出  处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
引  证
1.
欲使官常整饬,视民如伤,必非满洲政府所能为也。 近代·章炳麟·《满洲总督侵吞赈款状》
2.
刺史守令与朕共治天下,宜哀矜勿喜,视民如伤。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肃宗纪》
3.
而二圣仁慈,视民如伤,必将捐十五万缗,以平此积崄也。 宋·苏轼·《首乞相度开石门河状》
4.
第二种长处是他们的道路很好,所谓仁民爱物,视民如伤,爱民若子。 近代·孙中山·《民权主义》
5.
明明天子,视民如伤。 晋·潘岳·《关中诗》
6.
文王视民如伤。焦循正义:“文王视民如有疾病,凡有疾病之人,不可动扰,故如伤为不动扰。” 战国·孟子等·《孟子·离委下》
7.
君莅其位,视民如伤。 晋·潘岳·《杨荆州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