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典出自《战国策·赵策》:“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又见宋·司马光《答孔文件司户书》:夫国有诸侯之事,而能端委来带,与宾客言,以排难解纷徇国家之急。”
战国时代,秦国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孝成王向魏国救援。于是魏国打发将军新垣衍劝赵国尊秦王为皇帝,说只有这样才能使秦兵退去。群臣意见不一,相国平原君也一时犹豫不决。
这时,有个名叫鲁仲连的人,请平原君介绍他去见新垣衍。鲁仲连见了新垣衍,说:“秦国本来就十分强横,如果称帝,一定更加暴虐。我宁愿跳海而死,也不愿意当他的百姓。难道魏国就甘心情愿臣服于秦国吗?”又说,“秦王如果称帝,魏国就是他的属国,他要杀谁就杀谁。更会随意撤换诸侯的大臣。可能到时候就连你的地位也很难保住了!”新垣衍听完这一番话,吃惊地站起身来,感谢了鲁仲连的指教,并立刻打消了原来的想法,回复魏王去了。
秦王听说魏国使臣在赵国商议尊秦为帝的事没有成功,就觉得邯无可否郸城内一定住着有才能的人,因而不敢轻举妄动,把军队撤到汾水去了。不久,魏公子无忌窃符救赵,把秦军打得大败。事后,赵孝成王为了感谢鲁仲连,请他做官,他不答应,送他一千两金子,他也拒绝了。他说:“作为一个人,就应该替别人‘排患、翻难、解纷乱’,而绝不接受别人任何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