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元和初年,李贺赴京都长安应试,却不幸因避父亲名讳,被取消了参加考试的资格。为此,李贺异常愤懑、苦闷。客店主人见李贺萎靡不振,就请李贺饮酒消愁。一边对饮,主人一边给李贺讲主父偃和马周的故事,来激励他振作精神。主父偃是西汉人,在汉武帝元光元年,他为求取功名来到长安,盘缠用光了,也没被任用。后来他通过大将军卫青直接上疏汉武帝,建议削弱各诸侯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终于为汉武帝采纳,被封官郎中,尔后又在一年之中连升四次。马周是唐太宗时的名人,他家贫好学,到长安求官,经过新丰(今陕西临潼县新丰镇),住在客店里,店主人瞧不起这个穷书生,对他很不礼貌。后来马周到长安后,投奔中郎将常何。贞观五年,唐太宗诏令百官上疏,陈述政治上的得失。马周为常何代笔上疏言政二十余事,被太宗重用,官至监察御史。李贺听完主人的叙说,挥笔写下了《致酒行》这首诗,一方面倾吐自己心中的苦闷和愤慨,一方面表明自己宁可受贫困,也决不屈膝求荣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