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抗礼
[fēn tíng kàng lǐ]
点击听分庭抗礼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连动
基本
主人与客人分立在庭院的两侧,以平等的礼节相见。
古义
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
今义
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分:区划开。
庭:庭院。
抗:对等。
礼: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用法提示
用于双方
例  句
无奈李定国等,都把他同侪看待,遇事分庭抗礼,不肯相下。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与弟子在树林中弹琴,一个白发老翁专心倾听,老翁向子路、子贡打听孔子的情况。老翁说孔子偏行仁爱。孔子十分虚心接受,并恭送老翁,孔子说遇到贤人必须真诚礼遇,不能分庭抗礼,那就失礼了。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平起平坐
不相上下
平分秋色
势均力敌
旗鼓相当
反义词
俯首听命
众寡悬殊
同心同德
和衷共济
甘拜下风
同心协力
出  处
万乘之王,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抗礼。
战国·庄子·《庄子·渔公》
引  证
1.
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课其实录,则豫章、仆射宜分庭抗礼。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
2.
忙过几日,匡超人又进城去谢知县。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酒饭,叫他拜做老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一七回
3.
一位置家巨子真真正正地和孔门圣人分庭抗礼起来了。 现代·郭沫若·《洪波曲》·八章
4.
姑母居然敢和这位连神佛都敢骂的老太太分庭抗礼,针锋相对地争辩,实在令人不能不暗伸大指! 现代·老舍·《正红旗下》·(一)
5.
闯王相信他曹操决无意与他分庭抗礼,也无意离开闯营。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
6.
(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7.
纪王为邢州刺史,玄成与之抗行。李备为南和令,闻之,每降阶引接,分庭抗礼,务在招延,养成其恶。 唐·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