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鲁襄公派遣大夫穆叔前往晋国出使,受到晋国正卿范宣子的盛情款待。在交谈中,范宣子向穆叔提出了一个关于“死而不朽”的疑问,他好奇地问道:“我时常听闻‘死而不朽’这一说法,你对此有何见解?”穆叔对范宣子的问题背后的意图感到些许不解,因此他谨慎地回答说:“我并未对此有过深入的思考。”
随后,范宣子通过讲述历代王朝的兴衰更迭,阐述了他对“死而不朽”的理解:“我所说的‘死而不朽’,指的是家族权位能够代代相传,永不衰败。”
然而,穆叔却对此提出了讽刺,他说道:“依我之见,你所描述的不过是世袭的权位和俸禄,这并非真正的不朽。鲁国的先大夫臧文仲,虽已离世多年,但他的治国理念和智慧之语却仍被后世传颂,这才是真正的‘死而不朽’。”穆叔的话意味着,范宣子所提及的权位和世袭,与“不朽”的精神内涵相去甚远。而臧文仲的治国理念能够跨越时间,影响后世,这才是“死而不朽”的真谛。
范宣子听后,无言以对。此后,“死而不朽”这一成语逐渐流传开来,用以形容那些虽然已经离世,但其精神、贡献或影响却能够永存于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