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流
[cóng shàn rú liú]
点击听从善如流的拼音
基本释义 褒义 述补
基本
听从好的、正确的意见,像水向低处流那样顺畅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比喻
比喻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建议或乐于做好事。
从:听从。
善:好的事情、行为、品质,跟“恶”相对。
如:像,如同。
流:流水。
例  句
1. 他是一位非常谦虚的领导者,总是从善如流,愿意听取并采纳下属的建议。
2. 这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从善如流,不断吸收同行的意见,使得他的作品日益精进。
成语故事
《左传》中记载,成公六年之际,楚国大军压境,郑国面临极大危机。作为盟友的晋国决定出兵援救郑国,并策划在途中对蔡国发动攻击。得知此消息后,楚君迅速组织兵力以援助蔡国。
在绕角的战场上,晋楚两军短兵相接,准备展开激战。然而,在战斗即将打响之际,晋军主帅栾书面临了一个重要的抉择。知庄子、范文子和韩献子向他进言:“我们此次出征的初衷是为了解救郑国,如今郑国已安全无虞。如果我们继续进攻蔡国,将违背了我们原本的仁义之心。即使我们能够战胜楚国,也会因此受到世人的非议。因此,我们应当选择退兵。”栾书深思熟虑后,决定采纳他们的建议,撤军回国。
两年后,栾书再次率领军队攻打蔡国,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一次的行动,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赞誉,被认为是正义之战。当时,有君子感慨道:“从善如流,真是明智之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栾书能够像流水一样自然地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展现出他乐于听取善言、从善如流的优秀品质。
成语“从善如流”便由此而来,用以形容一个人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乐于从善,如同流水般自然顺畅。这个成语也被人们称作“从善若流”,意思相同。
近反义词
反义词
刚愎自用
固执己见
一意孤行
同义异形
词组
出  处
楚师之还也,晋侵沈,获沈子揖初,从知、范、韩也。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十三经注疏》本
引  证
1.
惟君子莫不就义若渴,从善如流。 宋·范仲淹·《淡交若水赋》
2.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3.
幸赖袁将军居心仁厚,礼贤下士,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故两年来小袁营所到之处,尚能做到平买平卖,秋毫无犯。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三十一章
4.
他也立刻懂得,将五分钱让去,真是‘从善如流’,有正人君子的风度。 现代·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
5.
晚生少年末学,何敢与老成先达,另有异同?……况老先生从善如流,虚怀若谷,且待晚生如骨肉,而敢不直陈其愚,则晚生之罪滋大,不揣冒昧,可得而详辩之乎?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五九回
6.
清纯亮直,学思沈敏,五经群史多所综悉,且好学不倦,从善如流。 唐·房玄龄等·《晋书·祖逖传》
7.
从善若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祸可既乎?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张玄素传》
8.
他耿介无私,从善如流。当“出身”成为压倒一切的资本时,他从不告诉人他是位刻字工人的儿子。 当代·萧乾·《赞孙用》
9.
“完全不错。”古应春从善如流地回答说:“不请堂客。” 当代·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