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昏庸的楚怀王不仅不接受屈原的进言,反而听信谗言,把他流放到了外地。屈原被楚王流放后,依然忠于祖国和人民,他无法回到都城,内心十分烦乱,于是向太卜郑詹尹问卜。
屈原问他:“我对国家忠心耿耿,却被君王流放,我到底是应该坚持真理呢?还是该同流合污?”詹尹说道:“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大意是:尺比寸长但也有短处,寸比尺短却也有它的长处;世间万物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人的智慧也有不明了的时候;术数有占卜不到的事情,天神也有难解之理。您还是按照自己的心志,实行自己的主张吧。我实在无法解决你的困惑啊!
这就是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出处,比喻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该成语有时也单独作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