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错认颜标
[cuò rèn yán biāo]
基本释义
贬义
动宾
基本
形容懵懂浅陋。
今义
后用来指人头脑糊涂、眼光浅陋而认错了人,以致张冠李戴。
错认:错误地分辨、认识。
颜:脸;脸上的表情。
标:标明,显出。
例 句
他在解读那篇深奥的学术论文时,显然
错认颜标
,将作者的核心观点理解得过于片面和肤浅。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主考官郑薰先生在评卷时,见到颜标的卷子,他看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想颜标是颜真卿的后代,应该让这个忠烈的后代作状元。谢恩的那天,郑薰才发现错认了颜标。后来人们评论:“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出 处
郑侍郎熏主文,误谓颜标乃鲁公之后……寻为无名子所嘲曰:“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八·误放》
引 证
1.
妓家借托盛名,而不解文义,遂误认颜标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一三
2.
如真有一腔真心爱民之念,如阳城何易于之所为,虽稍迁滞,心尚可原,我辈受其傲慢,亦尚值得,不惟敬之,且当保之。若一味深居简出,毫不事事,则又未可错认颜标作鲁公也。
清·丁日昌·《抚吴公牍·二〇·徐海道禀请给还宿迁县城守营顶戴由·加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