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象
[dé yì wàng xiàng]
点击听得意忘象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联合
基本
指只取事物的精神实质而无视其外在形式。
得:得到。
意:内心,本意。
忘:忘记,不记得,遗漏。
象:表象。
例  句
1. 在解读古典文学时,他擅长运用得意忘象的方法,不局限于文字的字面意义,而是深入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深层哲理与情感,从而真正领悟到作者的意图与作品的精神实质。
2. 在品味茶艺时,他追求的是得意忘象的境界,不仅仅关注茶叶的形状、色泽等外在特征,更注重通过泡茶、品茶的过程,感受茶中蕴含的韵味与意境,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升华。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忘象得意
同义异形
词组
忘象得意
出  处
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唐·梁肃·《止观统例议》
引  证
1.
昔人深于画者得意忘象,其形模位置有不可以常法观者……此卷写唐人出游状,据其名题,或有弗同时者,而扬镳并驱,睇眄相语,岂亦于世得意忘象者乎? 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跋滕子济所藏唐人出游图》
2.
余之此作,兴公遐宅之慕,灵运休足之怅,庶其有畅山林宣于来情者矣!至于逸险遗幽,忘美实多,所谓得意忘象,三餐而返者与。 明·刘文卿·《游雁荡山赋》
3.
夫是以睪然高望,穆然深思,观人文之变,鼓天下之辞,及其得意忘象,得象忘言,则复归一画于无极,通十翼而化之,非极深而研几,其孰能与于斯? 清·尤侗·《施愚山秋林读易图赞》
4.
苟能坦其量,清其心,先公而后私,舍名而责实,得意而忘象,远佞而纳忠,则君子可知,不仁者远。 唐·李翰·《难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