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将军
[duàn tóu jiāng jūn]
点击听断头将军的拼音
基本释义 含褒义 偏正
基本
指坚决抵抗、誓死不降的将军。
今义
后指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断:断开、不连续、截开、断绝。在此成语中,“断”表示失去或截断。
头:人体或物体的最上部或前端。在“断头将军”中,“头”指的是人的头部。
军:军队、武装部队、军人或军事组织。在“断头将军”中,“军”表示军事单位或组织。
例  句
1. 在古代战场上,那些英勇无畏、宁死不屈的将领们,被后人尊称为“断头将军”,他们的故事被传颂千古。
2.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他毫不畏惧,誓死抵抗,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断头将军”,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勇敢。
3. 历史上著名的“断头将军”严颜,在巴郡被张飞活捉后,仍然拒不投降,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展现了不屈的气节和顽强的勇气。
成语故事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向汉中一带进兵,并扬言要南下益州。软弱无能的益州刺史刘璋听后怕得要命。刘璋的部属张忪和法正对刘璋十分不满,想迎接刘备和诸葛亮入蜀。张松趁曹操即将进犯益州的机会,劝说刘璋借用刘备的力量守卫益州。
刘备进入益州后,对刘璋展开了进攻。诸葛亮让关羽继续守住荆州,然后带领张飞、赵云等沿江西上,分别平定各郡县。张飞带兵来到江州,攻破了刘璋的巴郡,活捉了刘璋的部将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大声喝道:“大军已到,为什么不投降?”严颜回答说:“你们无缘无故地夺取我州,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张飞大怒,叫左右侍卫把严颜拉出去砍头,严颜镇定自若说:“砍头就砍头,发什么怒!”张飞觉得严颜胸怀壮志,就把他释放了,并待为宾客。
出  处
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引  证
1.
罢罢罢!除却一死,无可报国。大小三军,都来看断头将军呀。 清·孔尚任·《桃花扇·劫宝》·第三十七出
2.
修答守之以死,誓为断头将军。 唐·李大师、李延寿等·《南史·萧修传》
3.
他一面抵抗,一面愤怒地说:“堂堂大明,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