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勇斗狠
[hào yǒng dòu hěn]
点击听好勇斗狠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动宾
基本
爱逞威风,喜欢斗欧。形容人凶强好斗。
好勇:好逞勇武。
斗狠:与人较量,看谁更狠、更厉害。
例  句
1. 他年轻时因为好勇斗狠而闯下不少祸端,但在经历了多次挫折后,他逐渐学会了收敛自己的锋芒,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2. 小明从小性格刚烈,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好勇斗狠,父母希望他能够学会宽容和冷静,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成语故事
齐国将领匡章虽曾战胜秦国,但在国内声誉不佳,常被人诟病为不孝之人。孟子赴齐,亦听闻此评。然而,经孟子深入观察,发现匡章实乃有情有义之辈,非传言中那般不孝。因此,孟子与匡章结为朋友,礼遇有加。孟子学生公都子对此不解,孟子解释:“匡章并无五种不孝之行,他不赌博、不酗酒、不偏袒家人,且善于谋略,不好斗。其唯一争议在于曾直言父亲之非。”
这个故事后来衍生出成语“好勇斗狠”,用以形容人过于逞强斗狠。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逞强好胜
出  处
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
引  证
1.
亏妹子两题探出心事;不然焉知非好勇斗狠,轻狂无栓之徒耶?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四回
2.
他们无固定职业,常受雇于人,从事各种好勇斗狠的活动。 现代·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
3.
两位勇士都是好勇斗狠的,但他们两人不怕同生长在一个地方,却从没有见过面。 现代·郭沫若·《齐勇士比武》
4.
华裔儿童一般受中国式的传统教育,比较温顺,好勇斗狠的性格是不多的。 现代·马国亮·《今日之美国华人》
5.
义理之勇,非血气方刚、好勇斗狠之勇也。 宋·释居简·《超果寺忏院记》
6.
他的胞弟曾国荃刚愎自用,好勇斗狠,有时不免意气用事。 现代·王充闾·《用破一生心》
7.
仲公(柘泉)宰是邑,颇有政声,盖东莞之俗,好勇斗狠,急则治标,刑乱用重,亦是权宜之一术。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盒随笔二·莫如用猛》
8.
(僧)自幼好勇斗狠,与里中无赖子游,父母弗能禁。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