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顾之患
[hòu gù zhī huàn]
点击听后顾之患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偏正
基本
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
后顾:回过头来照顾。
之:代词。
患:忧虑。
例  句
1.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们必须确保没有后顾之患,以免日后出现麻烦。
2. 他总是考虑得十分周到,以确保在工作中不留下任何后顾之患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每每率兵出征,皆将朝廷之重任托付于李冲,而李冲总能将国事处理得有条不紊。李彪初抵京都,便投至李冲门下,得李冲之青睐,时常在御前为其美言。然而,当李彪得宠于皇帝,位列近臣之后,却对昔日恩师李冲渐生疏远与无礼,此举引发了朝中大臣的广泛不满。
在孝文帝南下征战的时刻,数位朝臣聚集在李冲府上,商议联名上奏弹劾李彪。李冲亲自书写奏章,详细陈述李彪忘恩负义之行径,愤怒之下,病势骤然加重,终至药石无医,不幸在十余日后离世。孝文帝闻此噩耗,心如刀绞,即刻返京。途经李冲之墓,他痛不欲生,对众臣说道:“朕以李冲之仁明忠雅,托付以朝廷之重任,使朕出征无后顾之忧。”此言之意,即李冲清廉正直,肩负重任,有他坐镇朝中,朕才能安心出征,无后顾之忧
此故事中的成语“后顾之忧”意指来自后方、家庭或未来的隐忧或顾虑,亦可用“后顾之虑”、“后顾之虞”、“后顾之患”等词表达。
近反义词
出  处
卢文纪劝帝驻河桥,庚赞华为契丹主,以兵援送入蕃,则契丹主有后顾之患,不能久驻汉地矣。
北宋·薛居正、卢多逊等·《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
引  证
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 北齐·魏收·《魏书·李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