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无葬身之地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点击听死无葬身之地的拼音
基本释义 贬义 述补
基本
死后没有埋葬的地方。形容人不得好死或结局悲惨。
古义
指人由于当地风俗或者是犯了滔天大罪,因而死了之后将其尸体火化或进行其他粉碎性处理,不让其埋葬在地里入土为安。古代流行入土为安的思想,认为人死后应该埋葬在土地里,所以这种处理尸体的方法在古时候是罪大恶极的人遭受的最严厉和残酷的惩罚。
死:死亡,生命终止。
无:没有,跟“有”相对。
葬身:埋葬尸体。
之:助词。相当于“的”。
地:地方;场所。
例  句
如果他继续为非作歹,终有一天会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出  处
超计不得施。曹公(操)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马超传》·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
引  证
1.
若不是军师劝谏赦了罪累,险些个死无葬身之地。 元·杨梓·《敬德不伏老》·三折
2.
若不遇恩卿,我李甲流落他乡,死无葬身之地矣。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二
3.
若不依蒯彻之言呵,管送的你死无葬身之地。 元·佚名·《赚蒯通》·第二折
4.
岂不怕爷们一怒寻出一个由头,你死无葬身之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九回
5.
(李玉亭)常常说大乱在即,我们将来死无葬身之地。 现代·茅盾·《子夜》·一八
6.
你到了堂上,如果供出实情,你须知汪府上是甚么人家,只怕你要死无葬身之地呢!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六回
7.
他们的心中清楚,这时如果随便杀一个将领,不是立刻激起兵变,便是军心瓦解;不仅没法迎敌,连他们自己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一九章
8.
天那,可怜害俺一家,死无葬身之地也。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
9.
而今还有一个正经的妇人,中了尼姑毒计,到底不甘,与夫同心合计,弄得尼姑死无葬身之地,果是快心。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10.
当时众人灌汤,救得苏醒,哭道:“我儿日常不听好人之言,今日死无葬身之地。”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