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比肩继踵
[bǐ jiān jì zhǒng]
基本释义
中性
并列
基本
肩并着肩,脚挨着脚。形容人很多,非常拥挤或连续不断。
比肩:肩膀挨着肩膀。
继踵:脚跟着脚。
例 句
1.
演唱会现场,观众
比肩继踵
,气氛热烈,大家都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2.
春节期间,火车站候车室里
比肩继踵
,人们带着行李和家人的期待,准备踏上回家的列车。
成语故事
春秋时,齐国有个大夫名叫晏婴(即晏子),是个能言善辩擅长辞令的人。有一次,晏子出使到楚国。楚王依仗自己是大国的君主,根本不把齐国的使者放在眼里,他见晏子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便语带讥讽地问道:难道你们齐国没有别人了吗,怎么派了你这样的矮子来?晏子回答说:“我们齐国人才济济,大家扬起衣袖就能遮云蔽日,一齐挥洒汗水如同下雨,街上的行人肩并肩,脚挨脚,怎么能说没有人呢?不过我国齐国有个规矩:能干体面的使臣,出访上等国家,去拜望才高德重的君王,而象我这样的人,只好派到这里来见您了。”楚王本想饥笑晏子,反被晏子奚落了一番,结果自讨没趣。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比肩接踵
接踵比肩
比肩随踵
比肩系踵
比肩叠踵
反义词
三三两两
人烟稀少
荒无人烟
人迹罕至
门可罗雀
同义异形
词组
比肩接踵
接踵比肩
出 处
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春秋·晏婴·《晏子春秋·杂下》
引 证
1.
比肩继踵,川逝泉涌。
汉·王粲·《荆州文学记》
2.
从来服儒冠,道先王语,登科举不乏人;今又化王公之德,将见豪杰之士,应时所选,比肩继踵而出,亦必如蜀闽人材之盛。
明·袁宗儒等·《(嘉靖)山东通志》·卷三五
3.
国的都城帝丘,繁荣异常,人烟稠密,长街之上,比肩继踵,熙来攘往,这是国家安定昌盛的标志,孔子见了赞叹不已。
当代·曹尧德等·《孔子传》·第二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