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吞虎咽
[láng tūn hǔ yàn]
点击听狼吞虎咽的拼音
基本释义 中性 并列
基本
像狼和虎那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急又猛的样子。
狼吞:像狼那样吞食。比喻贪得无厌。
虎: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
咽:吞入;吞食。
例  句
1. 他饿了一天,看到桌上的美食时,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仿佛要把所有的饥饿都一扫而空。
2. 在忙碌的工作间隙,他匆匆抓起一个三明治,狼吞虎咽地吃完,然后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成语故事
晁盖得了刘唐的报信,决定截取梁中书送给蔡京的寿礼生辰纲,但觉得人力不够,便由吴用到石碣村约阮家三兄弟即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入伙,来取这不义之财。吴用到了石碣村,先后找着了阮家三兄弟。阮家三兄弟就请吴用吃酒。他们敬重吴用,也很亲密,吃起来不受拘束,所以吴用吃了几块牛肉就不吃了,阮家三兄弟则大吃特吃。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虎咽狼飡
风卷残云
大快朵颐
反义词
细嚼慢咽
细嚼烂咽
同义异形
词组
虎咽狼吞
出  处
若有人请我,到得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赛了,方才吃酒。
元·无名氏·《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第二折
引  证
1.
走了这半天,肚中饥馁,狼吞虎咽吃了一回。 清·陈忱·《水浒后传》·五回
2.
只见他拿筷子把蹄子一块一块夹碎,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
3.
每个人都狼吞虎咽地吃了几大碗,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当代·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五章
4.
父子二人正在饥馁之时,拿起饭来,狼餐虎咽,尽情一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〇
5.
那晁思才一干人狼吞虎咽的吃完了饭,说与晁夫人知道了。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
6.
少顷酒上,主人举筷恭客,一霎时狼吞虎咽,如同秋风扫落叶,盘子内的鸡鸭鱼肉一扫而光。 现代·王皓沅·《清宫秘史》·第三回
7.
饭食的确是比平日可口,热火;可是吃着不香,嘴里嚼着,心里觉不出平日狼吞虎咽的那种痛快,他吃不出汗来。 现代·老舍·《骆驼祥子》·一五
8.
母亲炸了一碗香味扑鼻的花椒油,他狼吞虎咽地吃着,吃得浑身大汗。 当代·张承志·《北方的河》·三章
9.
但如果肯放任他们自啮野草,苟延残喘,挤出乳来将这些”坐寇“喂得饱饱的,后来能够比较的不复狼吞虎咽,则他们就以为如天之福。 现代·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
10.
世界就是狼吞虎咽的世界,谁坏谁就占便宜。 现代·老舍·《月牙儿》·三三
11.
绍闻只得陪差人吃饭,只呷了几口汤儿,看那差人狼吞虎咽的吃。 清·李海观·《歧路灯》·四六回
12.
十人自来吃酒……须臾之间,狼飧虎咽,算来吃够有六七十斤肉。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刘东山夸技顺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