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的意思

《揆》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揆的基本信息

揆的笔画顺序

揆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揆》字同部首汉字

含《揆》的成语

基本解释


kuí  ㄎㄨㄟˊ
◎ 度(duó),揣测:揆度。揆策。揆古察今。
◎ 道理,准则:千载一揆。
◎ 事务:百揆。
◎ 管理,掌管:揆百事。
◎ 旧称总揽政务的人,如宰相等:阁揆。揆席(宰相之位)。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kuí 
〈动〉
(1) (形声。从手,癸声。本义:测量方位)
(2) 同本义 [measure;direction-find]
揆,度也。——《说文》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鄘风·定之方中》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易·系辞》
南北之揆七同也。——《国语·周语》
(3) 揆度,大致估量现实状况 [conjecture;estimate]
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楚辞·离骚》
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论衡·实知》
揆其所以,虽未必尽由于此,亦不可不以为戒。——《镜花缘》
(4) 又如:揆格(对客观事物的量度推究);揆量(审度);揆端(估量事物的端倪);揆抚(审度省察);揆德(度量人的品德)
(5) 管理;掌管 [administer]
[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左传》
(6) 又如:揆持(掌管;管理)
(7) 灭;破 [put out]
靖郭君大怒,曰:“刬而类,揆吾家。”——《吕氏春秋》
词性变化
kuí 
〈名〉
(1) 准则;原则 [criterion]
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离娄下》
(2) 又如:千载一揆
(3) 事务;政事 [affairs]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书·舜典》
(4) 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之职 [prime minister]。如:揆路(宰相之位,内阁);揆衡(宰相)

汉语字典

[①][kuí]
[《廣韻》求癸切,上旨,羣。]
亦作“楑1”。
(1)度量;揣度。
(2)道理;准则。
(3)事务;政事。
(4)管理;掌管。
(5)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之职。
(6)灭;破。

音韵参考

[广 韵]:求癸切,上5旨,guì,止合三上脂A群
[平水韵]:上声四纸
[国 语]:kuí
[粤 语]:kwai4kwai5
[闽南语]:kui5,khui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揆;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441第04
【唐韻】求癸切【集韻】【韻會】巨癸切,

康熙字典第441页图片

  • 柳公权的揆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揆字楷书

    虞世南

  • 魏碑的揆字楷书

    魏碑

  • 沈尹默的揆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揆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赵之谦的揆字楷书

    赵之谦

  • 赵之谦的揆字楷书

    赵之谦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揆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褚遂良的揆字楷书

    褚遂良

  • 张猛龙碑的揆字楷书

    张猛龙碑

  • 智永的揆字楷书

    智永

  • 行书-米芾的揆字行书

    行书-米芾

  • 张即之的揆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揆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董其昌的揆字行书

    董其昌

  • 董其昌的揆字行书

    董其昌

  • 沈右的揆字行书

    沈右

  • 颜真卿的揆字行书

    颜真卿

  • 郑板桥的揆字行书

    郑板桥

  • 王壮为的揆字行书

    王壮为

  • 王铎的揆字行书

    王铎

  • 毛爷爷的揆字草书

    毛爷爷

  • 草书韵会的揆字草书

    草书韵会

  • 李怀琳的揆字草书

    李怀琳

  • 李怀琳的揆字草书

    李怀琳

  • 孙过庭的揆字草书

    孙过庭

  • 傅山的揆字草书

    傅山

  • 唐玄宗的揆字隶书

    唐玄宗

  • 何绍基的揆字隶书

    何绍基

  • 吴让之的揆字隶书

    吴让之

  • 隶书-伊秉绶的揆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金农的揆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何绍基的揆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何绍基的揆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邓石如的揆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吴大澄的揆字篆书

    吴大澄

  • 仰嘉祥的揆字篆书

    仰嘉祥

  • 吴大澄的揆字篆书

    吴大澄

  • 仰嘉祥的揆字篆书

    仰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