纮的意思

纮的汉字图片

纮的基本信息

《纮》字同部首汉字

含《纮》的成语

基本解释


(紘)
hóng  ㄏㄨㄥˊ
◎ 系于颌下的帽带。
◎ 编磬成组的绳子。
◎ 维系。
◎ 网绳。
◎ 束。
◎ 形容中间宽阔。
◎ 古通“宏”,宏大。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紘 hóng 
〈名〉
(1) 冠冕两旁的带子,下系于颌,上结于呂 [ribbon on ancient hats]
纮,冠卷也。——《说文》
纮,束也,凡笄贯于卷,纮属于笄。——《广雅·释诂三》
管仲镂簋而朱纮。——《礼记·杂记》
(2) 又如:纮綖(冠冕)
(3) 编磐成组的绳子。一说系鼗的绳子 [cord]
鼗倚于颂磬西纮。——《仪礼·大射礼》。郑玄注:“纮,编磐绳也。”
(4) 网绳 [headrope;net rope]。如:纮纲(网的总称;拎提网的主绳)
(5) 维系 [dimension]
招摇乎襄羊,降集乎北纮。——《史记》。裴纮集解引 郭璞曰:“纮,维也。北方之纮曰委羽。”
词性变化

紘 hóng 
〈形〉
(1) 形容中间宽阔 [wide in the middle]
[季夏之月]其器圜以闳。——《礼记》。汉· 郑玄注:“闳读如纮,纮谓中宽象土含物。”
(2) 通“宏”。宏大 [great]
夫天地之道,至纮以大。——《淮南子·精神》
(3) 又如:纮覆(所覆盖的面积极为广大)

汉语字典

[①][hóng]
[《廣韻》户萌切,平耕,匣。]
“纮1”的繁体字。
(1)古代冠冕上的带子。由颔下向上系于笄,垂馀者为缨。
(2)帽带巾间宽阔,故引申为宽大。
(3)编磬成组的绳子。
(4)纲。提网的总绳。
(5)引申为网。
(6)维系;包举。
(7)犹维。指天地的周界。
(8)通“宏”。宏大。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下平八庚
[粤 语]:wang4

  • 柳公权的纮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纮字楷书

    虞世南

  • 赵之谦的纮字楷书

    赵之谦

  • 沈尹默的纮字楷书

    沈尹默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纮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魏碑的纮字楷书

    魏碑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纮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智永的纮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纮字楷书

    张猛龙碑

  • 颜家庙碑的纮字楷书

    颜家庙碑

  • 张即之的纮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纮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纮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郑板桥的纮字行书

    郑板桥

  • 王壮为的纮字行书

    王壮为

  • 王铎的纮字行书

    王铎

  • 草书韵会的纮字草书

    草书韵会

  • 赵子昂的纮字草书

    赵子昂

  • 傅山的纮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纮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辨的纮字隶书

    隶辨

  • 吴让之的纮字隶书

    吴让之

  • 隶书-金农的纮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纮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何绍基的纮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说文解字的纮字篆书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