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的意思

《蒿》的笔顺动画写字动画演示

蒿的基本信息

蒿的笔画顺序

蒿的笔顺分步演示(一笔一画写字)

《蒿》字同部首汉字

含《蒿》的成语

基本解释


hāo  ㄏㄠˉ
◎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
◎ 气蒸出的样子。
◎ 消耗。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hāo 
〈名〉
(1) (形声。从艸,高声。本义: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特指青蒿)
(2) 即青蒿 [celery wormwood]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小雅·鹿鸣》
(3) 蒿子 [wormwood],蒿属的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如:蒿艾(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泛指野草);蒿棘(蒿草与荆棘);蒿藜(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蒿蓬(蒿草与蓬草)
词性变化
hāo 
〈动〉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庄子·骈拇》
(1) 又如:蒿目时艰(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
(2) 物之精气蒸出的样子 [vapor]。如:蒿蒸(蒸腾貌);蒿蒿(形容气体浮生的样子)
(3) 用同“薅” [pull up;pull out]
我把花子腿砸折了,把淫妇鬓毛都蒿净了。——《红楼梦》
(4) 忧烦;忧虑不安 [worry]。如:蒿恼(骚扰;打扰;烦恼);蒿目(忧虑不安);蒿然(忧烦;忧虑不安);蒿忧(为世事忧虑)

汉语字典

[①][hāo]
[《廣韻》呼毛切,平豪,曉。]
(1)蒿草。
(2)气蒸发貌。
(3)忧烦;忧虑不安。参见“蒿然”。
(4)通“耗”。消耗。
(5)通“”。参见“蒿目”。
(6)用同“薅”。
[②][gǎo]
[《集韻》古老切,上晧,見。]
同“稾1”。
谷类的茎秆。参见“蒿2矢”。

音韵参考

[上古音]:宵部晓母,x?
[广 韵]:呼毛切,下平6豪,hāo,效開一平豪曉
[平水韵]:下平四豪
[粤 语]:hou1
[闽南语]:ko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蒿;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050第2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康熙字典第1050页图片

  • 颜真卿多宝塔体的蒿字楷书

    颜真卿多宝塔体

  • 柳公权的蒿字楷书

    柳公权

  • 虞世南的蒿字楷书

    虞世南

  • 赵之谦的蒿字楷书

    赵之谦

  • 赵孟頫三门记体的蒿字楷书

    赵孟頫三门记体

  • 沈尹默的蒿字楷书

    沈尹默

  • 颜真卿的蒿字楷书

    颜真卿

  • 褚遂良的蒿字楷书

    褚遂良

  • 智永的蒿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蒿字楷书

    张猛龙碑

  • 王壮为的蒿字行书

    王壮为

  • 张即之的蒿字行书

    张即之

  • 行书-米芾的蒿字行书

    行书-米芾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蒿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近人的蒿字行书

    近人

  • 敬世江的蒿字行书

    敬世江

  • 苏轼的蒿字行书

    苏轼

  • 王铎的蒿字行书

    王铎

  • 郑板桥的蒿字行书

    郑板桥

  • 毛爷爷的蒿字草书

    毛爷爷

  • 胡长孺的蒿字草书

    胡长孺

  • 敬世江的蒿字草书

    敬世江

  • 王铎的蒿字草书

    王铎

  • 徐伯清的蒿字草书

    徐伯清

  • 傅山的蒿字草书

    傅山

  • 曹全碑的蒿字隶书

    曹全碑

  • 马王堆帛书的蒿字隶书

    马王堆帛书

  • 隶书-何绍基的蒿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隶书-伊秉绶的蒿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邓石如的蒿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金农的蒿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金农的蒿字隶书

    隶书-金农

  • 德方鼎的蒿字篆书

    德方鼎

  • 德方鼎的蒿字篆书

    德方鼎

  • 德方鼎的蒿字篆书

    德方鼎

  • 古籀的蒿字篆书

    古籀

  • 王澍的蒿字篆书

    王澍

  • 吴让之的蒿字篆书

    吴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