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一下
逍遥事外
[xiāo yáo shì wài]
基本释义
中性
述补
基本
①指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指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事:事情,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切现象和活动。
外:外面,外部,跟“内”“里”相对。
用法提示
用于书面语,含贬义。
例 句
他一直努力保持自己
逍遥事外
的生活态度,不愿过多地参与世俗纷争,只想安静地享受自己的时光。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逍遥法外
反义词
罪有应得
绳之以法
同义异形
词组
逍遥法外
出 处
逍遥人事外,杖屦人杉萝。
唐·朱庆馀·《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引 证
1.
首祸正凶,逍遥事外。
清·包世臣·《小倦游阁文稿·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
2.
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现代·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
3.
卒之审虚反坐,拖累无辜,而唆讼之人,转得逍遥事外,实堪痛恨!
清·林则徐·《林则徐集·公牍·13·定期放告颁发状式告示》
4.
事主二命三伤,情形不可谓之不惨,若听凶犯道遥事外,尚复成何世界乎!
清·丁日昌·《抚吴公牍·六·批砀山县民人陈万里呈控被匪抢劫请饬提各寨长押交由·加函》
5.
王(之春)待罪京师,以得某总管奥援之力,得以逍遥事外。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一二·二八
6.
自然,旧形式的采取,或者必须说新形式的探求,都必须艺术学徒的努力的实践,但理论家或批评家是同有指导、评论、商量的责任的,不能只斥他交代未清之后,便可逍遥事外。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