胠的意思

胠的基本信息

《胠》字同部首汉字

含《胠》的成语

基本解释


qū   ㄑㄩˉ
◎ 腋下:“转则两胠下满。”
◎ 古代军阵的右翼:“胠,商子车御侯朝,桓跳为右。”
◎ 从旁边打开:“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 搁浅:“(一种鱼)胠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qū 
〈名〉
(1) (形声。从月(肉),去声。本义:腋下)
(2) 同本义 [anilla]
胠,亦(腋)下也。——《说文》
胠,胁也。——《广雅·释亲》
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素问·咳论》
(3) 古代军阵的右翼 [right wing]。如:胠翼(右翼。古代战阵有左右翼,借指事物之相辅相成者)
词性变化
qū 
〈动〉
(1) 从旁边撬开 [open sideway]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庄子·胠箧》。释文引司马注:“从旁开为胠。”
(2) 又如:胠箧(胠笈。胠橐。原指撬开箱子。后亦泛指盗窃);胠箧儿(小偷)
(3) 通“阹”。搁浅 [go aground]
胠于沙而思水,则天逮矣。——《荀子·荣辱》

汉语字典

[①][qū]
[《廣韻》去魚切,平魚,溪。]
[《廣韻》丘倨切,去御,溪。]
[《廣韻》去劫切,入業,溪。]
(1)腋下。
(2)古称战阵的右翼。
(3)从旁撬开。
(4)通“阹”。遮拦;搁浅。

音韵参考

[广 韵]:去魚切,上平9魚,qū,遇開三平魚溪
[平水韵]:上平六鱼·去声六御·入声十五合
[粤 语]:keoi1koe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下】【肉字部】 胠;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979第11
【廣韻】去魚切【正韻】丘於切,

康熙字典第979页图片

  • 魏碑的胠字楷书

    魏碑

  • 智永的胠字楷书

    智永

  • 张猛龙碑的胠字楷书

    张猛龙碑

  • 行书-集字圣教序的胠字行书

    行书-集字圣教序

  • 傅山的胠字草书

    傅山

  • 隶书-伊秉绶的胠字隶书

    隶书-伊秉绶

  • 隶书-金农的胠字隶书

    隶书-金农

  • 隶书-邓石如的胠字隶书

    隶书-邓石如

  • 隶书-何绍基的胠字隶书

    隶书-何绍基

  • 说文解字的胠字篆书

    说文解字